首页 > 最新动态 > 5500人到场,170家企业出海!中企农业投入品系统出海进入“体系竞争”新阶段
最新动态
5500人到场,170家企业出海!中企农业投入品系统出海进入“体系竞争”新阶段
2025-08-064

一、中企农业“出海军团”亮相东盟核心市场

6月25日上午,越南胡志明SECC展馆人头攒动,来自中国的肥料、农药、种子、设备等行业代表正与本地农业从业者热烈交流。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海外参展,而是中国农业投入品行业以“体系化组织”方式开启的新一轮全球化布局。

2025年6月下旬至7月初,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联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、中国种子贸易协会(越南站)共同主办的“2025亚洲现代农业投入品展览会暨应用技术交流会”分别在越南和泰国成功举办。

本次活动组织170+中资企业集体出海,围绕“展览展示 + 技术论坛 + 实地调研 + 渠道对接”多维机制展开,标志着我国农业投入品行业从“产品出海”走向“服务体系出海”的关键跃升。

二、多维联动,打造农业出海“新范式”

本次“双站展会”紧扣“一带一路”与RCEP农业合作主线,突出“协会统筹 + 政府背书 + 企业主导”的组织协同:

同期还举办两场中越、中泰农业投入品技术论坛,涵盖政策解读、登记制度、合作机制、市场趋势等多项重点议题,全面提升出海企业的“信息力”“沟通力”“影响力”。

三、解码东南亚市场:从种植结构到渠道生态

越南:市场开放度高、合作意愿强烈

年均肥料需求:约1000万吨,以无机肥为主;

种植结构:水稻为主,南部水果比重提升;

登记周期:平均6.5个月,窗口期明确;

多家中资企业(云天化、云图、华昌等)已建立销售网络、设仓建厂。

“我们欢迎中国企业不仅带来产品,更带来服务、技术与信任。”

——冯和 · 越南化肥工业协会主席

泰国:准入门槛高、精准农业需求显现

登记周期:约10.5个月,流程合规性要求高;

果园施肥:榴莲年施肥11kg/株,精准施肥逐步普及;

市场关注点:缓控释肥、液体肥、智能设备等产品热度上升。

 “真正优秀的农业投入品,应经得起验证,也能适应热带挑战。”

——Jutarat Kulsiriwanich · 泰国农业部肥料司司长

四、港口物流:通关效率分化,保税仓布局成关键支点

● 越南吉莱港、泰国林查班港为主要农资进口口岸;

● 报关、标签、检测翻译等环节存在语言障碍;

● 协会建议建立《港口通关指引手册》与中英/中泰标准资料模板。

五、趋势预判:从“产品出海”迈向“体系共建”

在论坛与对话中,越南与泰国农业主管部门均表达出开放积极的合作立场:

● 支持中资企业在本地设厂、建仓、建试验站;

● 鼓励中外联合登记、数据互通、检测共建;

● 鼓励高附加值产品优先注册入市。

未来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,而是“体系对体系”的综合较量。

六、问题剖析:中企农业出海的四大短板

七、战略展望:构建可持续的国际化服务体系

接下来,协会将重点推动以下四项机制升级:

1、“展+研+服+投”四位一体机制常态化运行;

2、组建“农资出海支持小组”,增强跨行业协作;

3、推动检测标准互认、营养模型共研;

4、鼓励中资检测机构出海,提升“检测话语权”。

越南适合作为年度固定展会阵地,泰国可形成“2年一届+区域深耕”的稳定节奏。

结语:从“走出去”到“扎得稳”

2025亚洲现代农业投入品展(越南+泰国)不仅展示了中国农资企业的“产品力”,更是对“组织力、服务力与体系力”的集体检验。

未来,中资农业投入品企业唯有走出“出口导向”的旧路径,迈入“体系共建”的新阶段,才能在全球农业舞台上赢得更稳健、更持久的发展机会。

“走出去不是终点,落地生根,才是国际化的开始。”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