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海涛:加快磷复肥绿色、提效转型,满足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
2020年我国明确了“双碳”发展目标,2021年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了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以及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,2022年,科技部、发改委、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(2022—2030年)》,由此,拉开了“双碳”战略实施序幕。
化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磷复肥更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。然而,当前我国磷复肥的生产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,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。一是我国磷复肥生产中,团粒法造粒的复混肥尽管养分配比灵活,但剂型落后,养分利用率低,损失大,且占比较高,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或还带来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;二是磷肥生产过程中未做到养分资源全量利用,产生了大量的磷石膏,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;三是现有缓控释肥料虽然养分利用率高但包膜材料降解性差,易造成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累积,据国外研究,控释肥料膜壳每年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可高达50 kg/hm2,是土壤中地膜残留量的2倍以上,因此,膜壳残留成为控释肥料农田长期施用的一个潜在安全问题,严重影响缓控释肥料的健康发展。
据统计测算,仅我国农田损失的氮所需能耗就折4000余万吨标准煤,因此加快磷复肥绿色、提效转型,以满足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已是刻不容缓。为此,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:首先在养分利用率提升方面,应针对团粒法造粒复混肥研发粘结材料养分缓释技术,开发氮磷增效型复混肥;二是在资源利用方面,开发养分资源全量利用技术,特别是生物强化技术,发展生物强化型高养分高活性复合肥料,减少资源浪费和磷石膏的产生,保护生态环境,同时,也能对土壤进行改良,抑制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;三是积极拉长肥料的产业链,大力发展生物刺激素等肥料助剂,实现低成本提升复混肥肥料利用率;四是加快缓控释肥料包膜材料技术创新,开发可生物降解的缓释肥料,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,推动缓控释肥料在我国的广泛应用,为我国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。